海女導覽花絮_01

馬崗海蝕平台的潮池,是一個給小朋友們觀察潮間帶生物的好地方。在海女阿嬤的細心帶領與解說下,跟著家人休閒旅遊的同時,也同時對海岸生態多了一份親身體驗與認識。

陽燧足,海女阿嬤跟大家介紹潮池生物,只看不抓。

這次的海女導覽,由協會的理事,麗華小姐阿嬤親自為遠方來的大小朋友們導覽。

除了為小朋友們介紹海女如何採集可食用的食物之外,也帶大家走訪了九孔養殖場,以及九孔養殖方法與採收的過程。

馬崗遼闊潮間帶的潮池
參觀九孔養殖池

我們衷心期待,保護生態環境的種子,可以在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身上,撥下一顆小小的種子。看著小朋友們在潮池觀察潮間帶生物,最近協會為遠來的朋友們做了一次海女導覽馬崗的海蝕平台是一個適

與海女阿嬤歡喜合照

利洋宮沿革

一、清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緣有本村民賴立、某日在海邊釣 魚、在海邊撿 回一尊手提漁籃觀音菩薩神像、帶回家設案供奉。 因非常靈 驗、 自然成為村民及鄰近村落人民前來參拜。
二、清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因信眾日益增加、爰經地方熱心人士發起興建寺廟、完成後、恭迎佛駕進廟奉祀。
三、清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年)經歷六十年歲月、觀音菩薩顯聖、扶乩指點重建宮殿、旋即指示建廟地點(即現址)、並指定採用該址一塊大石、做為所需之石材、並預言來日卯澳灣內會漂進一根大木材(是上等樟木)、足供建廟用材所需。因此重建寺廟盛事1、如期順利完成。(當時五品軍功吳藏亨叩謝之石柱、尚保存在廟內。)
四、日據時代神像危機:日本人為消滅台灣人的民間信仰、欲將廟內神像全數銷毀、幸有本村信眾、將搶救之:。
五、民國二十三年(西元1934年)、經四十二年歲月、寺廟海風鹽份的侵蝕、瓦礫等風化腐朽、地方熱心人士再次籌募經費、重建寺廟。
六、民國五十九年(西元1970年)、距上次重建三十六年後、再次大規模重建、不但整個廟頂新建、廟裡的樑柱及神龕也全翻新、在原廟的兩旁各再加蓋一房、擴大寺廟規模。
七、民國七十八年(西元1992年)、第三次重建、之後陸陸續續完成了許多功能性的大小工程。如鐘鼓樓(重蓋一次)、拜亭(擴建兩次)等、呈現今日之規摸。
八、利洋宮從1832年建廟迄今、有176年歷史(1832一2018)、神像也由早期供奉的觀音菩薩、到今日由全省各大寺廟掛香來的媽祖分身、及其他諸神入寺、利洋宮香火日益興盛、前來參拜的進香團絡繹不絕。

總結

賴立有緣奉菩薩、靈驗遍傳眾人參。
大石巨木建廟材、神像危機了自然。

利洋宮(佛祖廟)

利洋宮是里民的信仰活動中心,也是里民的休間中心,每天早晚或農閒漁閒期間,里民相聚下棋聊天享受那慢活的日子。

卯澳利洋宮


利洋宮奉祀 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水仙尊王、福德正神等。其沿革如下:
一、道光十年(西元一八三O年)開始供奉。
緣有本村民賴立,某日釣魚時拾獲手提魚籃觀世音神像,即奉回家中設案膜拜,非常靈感,成為本村及鄰近住民朝拜之守護神。(利洋宮手提魚籃觀世音神像是全台唯一)。
二、道光十二年建廟。
民眾信奉者日增,為弘揚觀世音菩薩精神及佛教文化,經地方熱心人士提議,興建利洋宮,恭迎神像進廟奉祀。
三、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第一次重建。
觀世音菩薩顯靈扶乩指點,採用現址之一塊大石頭,並預言卯澳灣將漂進上等樟木,足供建廟用之木材所需。果然佛法神通廣大預言成真,村民遂順利完成重建任務。
四、日據時代神像危機。
日本人為消滅民間信仰,欲將廟內神像全燒毀,幸有本村信徒將搶救之神像藏在家中樓閣,免於被燒毀,待日後伺機復位,才得於延續今日之利洋宮。
五、爾後有幾次重建如下:
(1)、民國五十九年第二次重建。
(2)、民國八十一年第三次重建。
(3)、又於民國一O五年增建拜亭。
自從政府開闢北部濱海公路,規劃東北角為觀光區之後,由於交通方便、香客日增,如今每週都有數團進香團前來朝拜,香火鼎盛。

一首詩: 

-百餘年利洋宫、民間信仰心所託。

提篮觀音奉主神、神名遠播香客多。

馬崗的石頭屋和牆

 防浪牆:當地人稱為tsio̍h-lōo-á(石埒仔)
 防浪牆與石頭屋

 馬崗如今可見在卯澳已經難得一見的防浪牆,馬崗海岸地形是陡峭深邃的海崖,風大時常造成大浪,因此可見到防浪牆與觀浪窗等特殊建築。
    夏天天氣熱時,居民晚上會到防浪牆上睡覺乘涼.尤其是再過去一點比較寬那一道更是搶手。阿萬雜貨店前那個有鋪花色磁磚的平台,就是一張夏日的睡床。

馬崗11號

  已登錄為歷史建築,面山這面有一面逃生窗,海浪過大,打入四合院埕內時,連魚和枯枝都會打入埕內。住戶從此窗逃生,到屋後現在見到的兩層樓樓房避難。四合院現做為廚房的位置,原本是豬舍。走進四合院的內埕,有機會見到仍然住在右手邊這裡的江大姊,左手邊的護龍,過去因兄弟分家而做了建築物切割。 這裡的石頭屋可見到人字砌與平行砌的技法混用。

馬崗12號
馬崗雜貨店

吉和宮

 馬崗地區原本無寺廟,地方傳統信仰活動有農曆7月29在海邊拜澳口,農曆10月底謝平安(做海尾),農曆春節初十做年尾戲以及農曆三月迎媽祖。
 拜澳口是各家自己在海邊搭棚祭拜。拜澳口和謝平安都是討海人為了祈求出海平安歸來,而每年東北季風盛行之前的謝平安還有象徵捕魚季節結束,替各漁家工作的漁工(海腳)和老闆結束雇傭關係,來年再重新聘用。冬季許多漁民便上山務農或是出外打工,或是到金瓜石地區當礦工。
 吉和宮所在位置原本是士兵宿舍的廚房,1995年建此廟,由卯澳利洋宮分香而來,目前迎媽祖都在吉和宮進行。尚未建廟之前,以往迎媽祖都是在現在的小廟前搭一個紅壇迎神,各家戶則會煮拿手菜在家門口擺香案,供過客自由取食,趁機較勁誰的手藝好。

石頭屋及颱風石綑紮屋頂

石頭屋及颱風石綑紮屋頂

三貂角地名由來

        據傳明朝天啟六年(西元1626年)西班牙船艦由菲律賓開抵台灣東北角海域、因不詳地名,為便於航海日誌,便以拉丁文命此地為San Tiego(聖地牙哥),這是西班牙人習慣以「聖」為開頭,為外國人最早對台灣東北角之記錄。早期本地先民便以此譯為閩南語音「三貂」,「三貂」地型是台灣最東部的岬角,故而得名「三貂角」。

坑內溪瀑布

卯澳有三條溪,坑內溪、豬灶溪、榕樹溪。坑內溪瀑布是坑內溪近源頭有多處溪流斷層平台其中最大的一處。此斷層平台落差約3~4公尺左右。當水量充沛時,從断層流下來的水形成一個寬約十公尺高約3~4公尺的瀑布。是小溪中最美麗的景點。溪水清澈、冰涼、兩腳浸泡其中,全身透涼意。       

此溪水是卯澳漁村居民飲用水源之一。遊客要特別注意保護溪水之清潔、不可污染此水源、造成居民用水之困擾。

卯澳地名由來


卯澳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


(1)由海上船觀看這個灣澳,其左為萊萊山,右為荖蘭山,中間是凹入的灣澳,內有三條小溪滙集,形似「卯」字,故名卯澳。
(2)此地地勢,外為大海,並有荖蘭山,萊萊山、两方山峰形若兔耳,內有小溪流、登高俯視,地形如同「卯」字,故名卯澳。
(3)位於卯鯉尖之下(卯鯉尖即荖蘭山)的灣澳,故名卯澳。
(4)平埔族的翻譯者,卯澳是平埔族人捕魚的船。
(5)每天太陽東昇、日出時間大約在清晨5~7時,即是所謂的卯時,因此得名。

卯澳漁村簡介

        卯澳漁村地處台灣東北角,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村內有坑內溪、豬灶溪、榕樹溪等三條小溪貫穿,昔日因水源充沛,公路两旁都是綠油油的稻田、漁產更是豐富,稱得上是魚米之村。
        卯澳灣渾然天成,是太平洋迴流魚群最好的中繼站,自古就是太平洋黑潮流經之大漁場,先民利用舢舨船組(三船一組),在近海捕魚。全盛時期舢舨船多達30幾組,另有搖櫓船數十艘,稱得上是舢舨船的故鄉。當時船員來自全省各地、有屏東林邊、宜蘭過嶺、野柳龜吼等。漁期盛產期,夜夜滿載而歸,魚產多到無法消化,祗好大量曬成魚乾,行銷全省各地。
        四O、五O年代是卯澳漁村風光的年代,不但漁產豐富,其他海產如九孔、龍蝦,紫菜、石花菜、多種海藻等都是卯澳很重要的海產。
        卯澳漁村繁榮時期,人口約300~400人,人口多,消費力就強,各種商店都有,如撞球間、豬肉鋪、雜貨店、碾米廠,甚至棺材都有賣。外地流動攤販也都到卯澳做生意。在日據時代村裡就有小學、有漁會、有派出所,盛極一時,當時卯澳,人稱「小基隆」。
        卯澳漁村住的特色是茅草石頭屋,石頭取材本地,砌牆。茅草竹子山上採,蓋屋頂。就成了本地特色茅草石頭屋。石頭屋冬暖夏涼(因為石牆厚,太陽光曬不透,現已無此茅草石頭屋),卯澳地處偏僻,人民過著恬靜質樸的生活,與世無爭。
        曾幾何時,近海漁業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枯竭,在沒有其他賺錢生活的情況下,年輕人口外流,現在留下來的都是老少,漁村就此沒落。如今漁村風貌大不如前、沿海海岸人為破壞,石頭屋因改建或倒塌,幾乎所剩無幾。沒有維護好寶貴的文化資產確實可惜。雖然沒有保留完好的漁村特色,但石頭屋、舢舨船以及漁村生活,永遠述說著卯澳漁村的故事。

卯澳走走看看

生活篇

此石頭屋屋齡可能超過百年,斜後方直至溪邊,多是吳家宗族。曾經是碾米廠、茶室,更早之前更可能經營鹽務,屋內有槍眼,是卯澳繁華年代重要見證。
「曬鹽場」。
清領時期開始,鹽巴即是政府管制專賣。在地先民發揮智慧就地取海水在此曬鹽自用,現今表面已加蓋混凝土。
在這間石頭屋可以看見綁紮固定屋頂的風颱石,屋體本身結構有「內建防風石」,廣場前有立方體(長方體)石頭,不確定是否為防颱使用。
卯澳入口牌坊下的舊洗衣場,為社區營造時刻意營造的古代洗衣場景觀。並非傳統洗衣場。居民洗衣通常在三條溪流中進行。

漁業篇

民國十八年八月,貢寮庄若蘭、卯澳、萊萊地區漁民228人成立卯澳漁業組合,會址設於基隆郡貢寮庄田寮洋字卯澳27番地。辦理漁船、漁民遭難救濟輸恤,石花菜共同販賣,漁貨物共同運銷等事宜。
民國二十九年改組為卯澳漁業協同組合,三十二年改為卯澳漁業會。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再改組成立卯澳漁會及福連生產合作社,三十九年五月合併為福連區漁會。

民國五十一年,三貂灣漁會與福連區漁會合併,改稱福隆區漁會。
民國六十五年,依照修正之漁會法及『台灣省漁會合併方案』,將福隆區漁會與澳底區漁會合併,定名為貢寮區漁會,會所設於澳底區漁會原址,並在福隆區漁會所在地,改設貢寮區漁會福隆辦事處,服務當地漁民。是卯澳過往7座漁寮之一。

漁寮遺址

漁船電瓶充電機,由漁會管理,現景物已不復存在。當漁船改用電池動力後,漁會在此設立充電站,供漁民付費充電。
前身為卯澳7座漁寮之一,後來才轉型為飛魚卵加工廠。為當時台灣三座飛魚卵加工廠之一,當有市場需求時才有會運作,建物本身也是卯澳聚落少見的兩層樓建築。
原為網擋寮(暫置網具)和罾寮(放漁網\漁具的空間),潘家漁寮用來放四手網(漁具)。 四手網即四手吊網,又稱作「罾」

信仰篇

這是三貂角在地信仰中心。傳聞清治時期卯澳有一漁民在海邊拾獲一尊魚籃觀音像後,長年宿疾不藥而癒,加上當地居民認為魚籃象徵豐收,遂立廟祭祀。廟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建立。廟取名「利洋宮」,是居民希望海洋有利可賺。
    光緒十八年(1892年),由經營鰹魚場的吳永賜重修。1992年重建。在2015年媒體報導時,廟內已複製八尊的魚籃觀音像提魚籃的媽祖。廟內仍留存2根光緒年間的石柱。
並非原本的土地公廟位置,而是由舊石造土地公廟遷移至此,歷經第三次改建至如今的風貌。
殘件原先所屬的石造土地公為卯澳最早的土地公廟,因土地公廟改建(擴大),舊殘件散落各處。
卯澳社區最早的土地公廟,第二代土地公廟在火號的位置,第三代及現在的新廟則在利洋宮後方。
卯公墓附設的萬善堂主要是用以收納無家屬祭祀的屍骨。祭祀對象通稱有應公或大墓公。臺灣多數萬善堂與清末多械鬥有關。(與新莊的大眾爺、基隆的老大公相似)

耆老表示可考年代在100年以上,可能為海上作業民眾拾獲無主枯骨後,為其立廟。華人強調死者為大,並希望死者善終,立廟後,往後可以再多收納其他枯骨奉祀,故名萬善。屬於陰廟,廟門面向河川下游,台階與窗櫺數為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