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澳漁村簡介

        卯澳漁村地處台灣東北角,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村內有坑內溪、豬灶溪、榕樹溪等三條小溪貫穿,昔日因水源充沛,公路两旁都是綠油油的稻田、漁產更是豐富,稱得上是魚米之村。
        卯澳灣渾然天成,是太平洋迴流魚群最好的中繼站,自古就是太平洋黑潮流經之大漁場,先民利用舢舨船組(三船一組),在近海捕魚。全盛時期舢舨船多達30幾組,另有搖櫓船數十艘,稱得上是舢舨船的故鄉。當時船員來自全省各地、有屏東林邊、宜蘭過嶺、野柳龜吼等。漁期盛產期,夜夜滿載而歸,魚產多到無法消化,祗好大量曬成魚乾,行銷全省各地。
        四O、五O年代是卯澳漁村風光的年代,不但漁產豐富,其他海產如九孔、龍蝦,紫菜、石花菜、多種海藻等都是卯澳很重要的海產。
        卯澳漁村繁榮時期,人口約300~400人,人口多,消費力就強,各種商店都有,如撞球間、豬肉鋪、雜貨店、碾米廠,甚至棺材都有賣。外地流動攤販也都到卯澳做生意。在日據時代村裡就有小學、有漁會、有派出所,盛極一時,當時卯澳,人稱「小基隆」。
        卯澳漁村住的特色是茅草石頭屋,石頭取材本地,砌牆。茅草竹子山上採,蓋屋頂。就成了本地特色茅草石頭屋。石頭屋冬暖夏涼(因為石牆厚,太陽光曬不透,現已無此茅草石頭屋),卯澳地處偏僻,人民過著恬靜質樸的生活,與世無爭。
        曾幾何時,近海漁業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枯竭,在沒有其他賺錢生活的情況下,年輕人口外流,現在留下來的都是老少,漁村就此沒落。如今漁村風貌大不如前、沿海海岸人為破壞,石頭屋因改建或倒塌,幾乎所剩無幾。沒有維護好寶貴的文化資產確實可惜。雖然沒有保留完好的漁村特色,但石頭屋、舢舨船以及漁村生活,永遠述說著卯澳漁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