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
此石頭屋屋齡可能超過百年,斜後方直至溪邊,多是吳家宗族。曾經是碾米廠、茶室,更早之前更可能經營鹽務,屋內有槍眼,是卯澳繁華年代重要見證。
「曬鹽場」。
清領時期開始,鹽巴即是政府管制專賣。在地先民發揮智慧就地取海水在此曬鹽自用,現今表面已加蓋混凝土。
在這間石頭屋可以看見綁紮固定屋頂的風颱石,屋體本身結構有「內建防風石」,廣場前有立方體(長方體)石頭,不確定是否為防颱使用。
卯澳入口牌坊下的舊洗衣場,為社區營造時刻意營造的古代洗衣場景觀。並非傳統洗衣場。居民洗衣通常在三條溪流中進行。
漁業篇
民國十八年八月,貢寮庄若蘭、卯澳、萊萊地區漁民228人成立卯澳漁業組合,會址設於基隆郡貢寮庄田寮洋字卯澳27番地。辦理漁船、漁民遭難救濟輸恤,石花菜共同販賣,漁貨物共同運銷等事宜。
民國二十九年改組為卯澳漁業協同組合,三十二年改為卯澳漁業會。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再改組成立卯澳漁會及福連生產合作社,三十九年五月合併為福連區漁會。
民國五十一年,三貂灣漁會與福連區漁會合併,改稱福隆區漁會。
民國六十五年,依照修正之漁會法及『台灣省漁會合併方案』,將福隆區漁會與澳底區漁會合併,定名為貢寮區漁會,會所設於澳底區漁會原址,並在福隆區漁會所在地,改設貢寮區漁會福隆辦事處,服務當地漁民。是卯澳過往7座漁寮之一。
漁船電瓶充電機,由漁會管理,現景物已不復存在。當漁船改用電池動力後,漁會在此設立充電站,供漁民付費充電。
前身為卯澳7座漁寮之一,後來才轉型為飛魚卵加工廠。為當時台灣三座飛魚卵加工廠之一,當有市場需求時才有會運作,建物本身也是卯澳聚落少見的兩層樓建築。
原為網擋寮(暫置網具)和罾寮(放漁網\漁具的空間),潘家漁寮用來放四手網(漁具)。 四手網即四手吊網,又稱作「罾」
信仰篇
這是三貂角在地信仰中心。傳聞清治時期卯澳有一漁民在海邊拾獲一尊魚籃觀音像後,長年宿疾不藥而癒,加上當地居民認為魚籃象徵豐收,遂立廟祭祀。廟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建立。廟取名「利洋宮」,是居民希望海洋有利可賺。
光緒十八年(1892年),由經營鰹魚場的吳永賜重修。1992年重建。在2015年媒體報導時,廟內已複製八尊的魚籃觀音像提魚籃的媽祖。廟內仍留存2根光緒年間的石柱。
並非原本的土地公廟位置,而是由舊石造土地公廟遷移至此,歷經第三次改建至如今的風貌。
殘件原先所屬的石造土地公為卯澳最早的土地公廟,因土地公廟改建(擴大),舊殘件散落各處。
卯澳社區最早的土地公廟,第二代土地公廟在火號的位置,第三代及現在的新廟則在利洋宮後方。
卯公墓附設的萬善堂主要是用以收納無家屬祭祀的屍骨。祭祀對象通稱有應公或大墓公。臺灣多數萬善堂與清末多械鬥有關。(與新莊的大眾爺、基隆的老大公相似)
耆老表示可考年代在100年以上,可能為海上作業民眾拾獲無主枯骨後,為其立廟。華人強調死者為大,並希望死者善終,立廟後,往後可以再多收納其他枯骨奉祀,故名萬善。屬於陰廟,廟門面向河川下游,台階與窗櫺數為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