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洋宮沿革

一、清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緣有本村民賴立、某日在海邊釣 魚、在海邊撿 回一尊手提漁籃觀音菩薩神像、帶回家設案供奉。 因非常靈 驗、 自然成為村民及鄰近村落人民前來參拜。
二、清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因信眾日益增加、爰經地方熱心人士發起興建寺廟、完成後、恭迎佛駕進廟奉祀。
三、清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年)經歷六十年歲月、觀音菩薩顯聖、扶乩指點重建宮殿、旋即指示建廟地點(即現址)、並指定採用該址一塊大石、做為所需之石材、並預言來日卯澳灣內會漂進一根大木材(是上等樟木)、足供建廟用材所需。因此重建寺廟盛事1、如期順利完成。(當時五品軍功吳藏亨叩謝之石柱、尚保存在廟內。)
四、日據時代神像危機:日本人為消滅台灣人的民間信仰、欲將廟內神像全數銷毀、幸有本村信眾、將搶救之:。
五、民國二十三年(西元1934年)、經四十二年歲月、寺廟海風鹽份的侵蝕、瓦礫等風化腐朽、地方熱心人士再次籌募經費、重建寺廟。
六、民國五十九年(西元1970年)、距上次重建三十六年後、再次大規模重建、不但整個廟頂新建、廟裡的樑柱及神龕也全翻新、在原廟的兩旁各再加蓋一房、擴大寺廟規模。
七、民國七十八年(西元1992年)、第三次重建、之後陸陸續續完成了許多功能性的大小工程。如鐘鼓樓(重蓋一次)、拜亭(擴建兩次)等、呈現今日之規摸。
八、利洋宮從1832年建廟迄今、有176年歷史(1832一2018)、神像也由早期供奉的觀音菩薩、到今日由全省各大寺廟掛香來的媽祖分身、及其他諸神入寺、利洋宮香火日益興盛、前來參拜的進香團絡繹不絕。

總結

賴立有緣奉菩薩、靈驗遍傳眾人參。
大石巨木建廟材、神像危機了自然。

利洋宮(佛祖廟)

利洋宮是里民的信仰活動中心,也是里民的休間中心,每天早晚或農閒漁閒期間,里民相聚下棋聊天享受那慢活的日子。

卯澳利洋宮


利洋宮奉祀 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水仙尊王、福德正神等。其沿革如下:
一、道光十年(西元一八三O年)開始供奉。
緣有本村民賴立,某日釣魚時拾獲手提魚籃觀世音神像,即奉回家中設案膜拜,非常靈感,成為本村及鄰近住民朝拜之守護神。(利洋宮手提魚籃觀世音神像是全台唯一)。
二、道光十二年建廟。
民眾信奉者日增,為弘揚觀世音菩薩精神及佛教文化,經地方熱心人士提議,興建利洋宮,恭迎神像進廟奉祀。
三、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第一次重建。
觀世音菩薩顯靈扶乩指點,採用現址之一塊大石頭,並預言卯澳灣將漂進上等樟木,足供建廟用之木材所需。果然佛法神通廣大預言成真,村民遂順利完成重建任務。
四、日據時代神像危機。
日本人為消滅民間信仰,欲將廟內神像全燒毀,幸有本村信徒將搶救之神像藏在家中樓閣,免於被燒毀,待日後伺機復位,才得於延續今日之利洋宮。
五、爾後有幾次重建如下:
(1)、民國五十九年第二次重建。
(2)、民國八十一年第三次重建。
(3)、又於民國一O五年增建拜亭。
自從政府開闢北部濱海公路,規劃東北角為觀光區之後,由於交通方便、香客日增,如今每週都有數團進香團前來朝拜,香火鼎盛。

一首詩: 

-百餘年利洋宫、民間信仰心所託。

提篮觀音奉主神、神名遠播香客多。

坑內溪瀑布

卯澳有三條溪,坑內溪、豬灶溪、榕樹溪。坑內溪瀑布是坑內溪近源頭有多處溪流斷層平台其中最大的一處。此斷層平台落差約3~4公尺左右。當水量充沛時,從断層流下來的水形成一個寬約十公尺高約3~4公尺的瀑布。是小溪中最美麗的景點。溪水清澈、冰涼、兩腳浸泡其中,全身透涼意。       

此溪水是卯澳漁村居民飲用水源之一。遊客要特別注意保護溪水之清潔、不可污染此水源、造成居民用水之困擾。